IS是产品市场均衡,LM是货币市场均衡,为什么在IS和LM中间加了利率这一节?

2024-05-19 06:32

1. IS是产品市场均衡,LM是货币市场均衡,为什么在IS和LM中间加了利率这一节?

亲,您好,如果把IS曲线和LM画在一个图形中,产品供给等于产品需求,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曲线上面的点都会使 L=M;【摘要】
IS是产品市场均衡,LM是货币市场均衡,为什么在IS和LM中间加了利率这一节?【提问】
亲,您好,如果把IS曲线和LM画在一个图形中,产品供给等于产品需求,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曲线上面的点都会使 L=M;【回答】
LM曲线是用来说明货币市场均衡的,那么IS曲线和LM曲线就会有一个交点,是两个市场共同达到均衡状态的均衡点,曲线上面任何一点所表示的利率和其相应的国民收入的组合都能使I=S,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也就是IS-LM模型,这个交点既在IS上又在LM上。该模型也就表示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状态IS曲线是用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的,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回答】
???所以为什么要加入利率这一节呢,不太理解,能不能说的通俗一点【提问】
因为利率会影响供求关系【回答】
因为利率会影响供求关系,而LM模曲线上的点都是利率与收入的组合,是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是吗【提问】
是的【回答】

IS是产品市场均衡,LM是货币市场均衡,为什么在IS和LM中间加了利率这一节?

2. 宏观经济学,IS曲线右上方的点为什么表示投资小于储蓄?以及由此得来的产品供给大于产品需求是怎么来的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IS曲线表明,该曲线上的所有利率和收入组合都可以使投资等于储蓄,即产品市场的供给等于需求。IS曲线的右上角意味着在相同的收入水平下,市场利率与均衡时相比有所上升。因此,此时在更平衡状态下的投资将减少。也就是说,投资少于储蓄,也就是说,需求少于供给,产品供应过剩。第二,LM曲线表明,曲线上的所有利率和收入组合点都可以使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相等。LM曲线的右下角意味着,在相同的产出水平下,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过剩。因此,IS曲线右上角和LM曲线右下角的组合区域意味着存在产品供给过剩和货币需求过剩。拓展资料:1、IS曲线是满足产品市场均衡的所有收入和利率组合的轨迹。IS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利率上升导致投资支出减少,从而减少总支出,最终导致收入平衡水平下降。IS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和乘数的大小。投资对利率的弹性越大,is曲线越平坦;乘数越大,曲线越平坦。IS曲线的变化是由自愿支出的变化引起的。自愿支出的增加导致IS曲线右移;而自愿支出的减少导致IS曲线向左移动。Is曲线右上角的任意点表示产品市场存在供给过剩,Is曲线左下角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存在需求过剩,只有Is曲线上的点才能满足产品市场的总需求。供给等于总需求的要求。2、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各种收入和利率组合的点轨迹。我指的是投资,S指的是储蓄。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其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中,位于IS曲线右侧的收入和利率组合是非均衡组合,投资小于储蓄;位于IS曲线左侧的收入和利率组合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均衡投资组合,即IS曲线上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投资组合。

3. 求IS和LM曲线,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1.原题: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名义货币供给量M=250,货币需求L=0.2Y+100-4r,价格水平P=1。要求: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2.求解:
IS曲线:Y=C+I=100+0.8Y+150-6r,所以IS曲线方程为Y=1250-30r
LM曲线:M/P=L(r),所以250/1=0.2Y+100-4r,Y=750+20r
均衡收入为,1250-30r=750+20r,r=10%,Y=750+20r=950
3.相关概念:
IS曲线:
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LM曲线:
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当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求IS和LM曲线,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

4. is-lm 曲线,is 曲线平缓,lm 陡峭,是不是货币政策效果更大

  尽管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但是它们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效果并不一样,这取决于实施政策时经济所处的LM曲线的位置。一般说来,依据斜率的大小可以把LM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水平区域、垂直区域和中间区域。根据货币市场的分析,LM曲线水平区域对应着货币需求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的状态,因此LM曲线水平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垂直区域又称为古典区域,处于两者之间的就是中间区域。
  凯恩斯区域是LM曲线上的一个极端情况,此时由于人们的流动偏好趋于无穷,因而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而改变LM曲线位置对均衡国民收入没有影响,而移动IS曲线则可以使得国民收入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变。因此,在凯恩斯区域内,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古典区域是LM曲线上的另一个极端情况,此时由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接近于零,因而改变LM曲线可以降低利息率,同时又会提高收入水平,而IS曲线的变动只会影响利率。所以,在古典区域内,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在中间区域,IS曲线和LM曲线的变动对国民收入都产生影响,因此,在中间区域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在接近于凯恩斯区域的地方,财政政策更为重要;在接近于古典区域的地方,货币政策更为重要。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往往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5. 在IS-LM模型中,为什么说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决定了财政政策是否有效

一般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比较稳定,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比较稳定,因此,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亦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效果取决于IS与LM曲线各自的斜率,由于IS曲线的斜率一般比较稳定,可以认为IS曲线的斜率是给定的,但LM曲线的斜率由于在不同的利率水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不同,因此LM曲线的斜率会随利率水平发生变化。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在凯恩斯区域为零,在中间区域则为正值,而LM曲线的形状决定了财政政策效果,如果在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完全有效,在古典区域则完全无效,总之,财政政策效果会随LM曲线斜率的增加从完全有效变为完全无效,而LM曲线的斜率由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决定,所以说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决定了财政政策是否有效。

在IS-LM模型中,为什么说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决定了财政政策是否有效

6. 用IS-LM分析,货币供给减少对均衡市场率的影响?

货币供给量对股票价格的正比关系,有三种表现: 1.货币供给量增加,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扶持物价水平,阻止商品利润的下降;另一方面使得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 2.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股利(即股票的名义收益)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从而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 3.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加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一种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也相应增加。 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是影响股价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多余部分的社会购买力就会投入到股市,从而把股价抬高;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少,社会购买力降低,投资就会减少,股市陷入低迷状态,因而股价也必定会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当通货膨胀到一定程度,通货膨胀率甚至超过了两位数时,将会推动利率上升,资金从股市中外流,从而使股价下跌。  http://pic.buhen.com "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AlvinHansen),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也称"希克斯-汉森综合"或"希克斯-汉森图形"。 按照希克斯的观点,灵活偏好(L)和货币数量(M)决定着货币市场的均衡,而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既决定于利率(i),又决定于收入(y)的水平。由此,在以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座标平面上,可以作出-条LM曲线(如图1)。 (1) I(i)=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2) M/P=L1(i) L2(Y) 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i为利率。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持有现金的愿望和货币数量相等,即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一致,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一致。 希克斯又认为,社会储蓄(S)和投资(I)的愿望,决定资本市场的均衡,而储蓄和投资又必须同收入水平和利率相一致。由此,在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座标平面上,又可作出一条IS曲线(如图1),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储蓄等于投资,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适应。 通过以上分析,希克斯对收入的决定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收入(Y)的均衡水平是由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即凯恩斯体系的四大根基--消费函数、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和货币数量同时决定收入的均衡水平。在收入均衡点上,同时存在着以LM表示的货币市场的均衡和以IS表示的资本市场的均衡。如图1-5中, (1)IS曲线表明: ① I(i)=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② M/P=L1(i) L2(Y) 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i为利率。 说明: ①收入(Y)的均衡条件为投资等于储蓄; ②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储蓄与收入呈正方向变化,但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化。因此,IS曲线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是投资和储蓄相等的利率与收入水平的组合。该曲线是在进出口水平一定、汇率一定的情况下给出的。如果把投资看成是对收入的"注入",则其应包括国内投资、出口和政府的支出;如果把储蓄看成是收入的"漏出",则其应包括国内储蓄、进口和税收。 (2)LM曲线表明的是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该曲线上,实质货币供给与汇率为一定,人们对实质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交易动机和投机动机。该曲线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明货币市场处于均衡时,利率和收入要么处于高水平,要么处于低水平。 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主要 是为了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比方说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这在LM曲线比较陡峭时就会这样),或利率海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下降很多(这在IS曲线比较平坦时就会是这样.

满意请采纳

7. 用IS-LM模型来说明货币的供给增加对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有什么样的影响?

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因为LM曲线向右移动,与IS模型相交于一个新的均衡点,在这个新的均衡点上,均衡利率下降,均衡产出上升。
在固定汇率下,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资本流出,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增加,随后本币供大于求,本币有贬值的压力;
为了维持固定汇率,政府需要抛售官方储备,买入本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利率与产出回到原来的均衡点,货币供给不影响均衡产出与均衡利率。

扩展资料:
在浮动汇率下,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资本流出,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增加,货币市场上本币供大于求,本币有贬值的压力,人们手上持有的货币购买力下降,于是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刺激国内产出,增加产出。即均衡产出增加,均衡利率上升。
投资增加是指投资水平增加,也就是在不同利率下投资都等量增加。因此,投资增加△i则投资曲线i(r)向右移动△i,这将使IS曲线向右移动,其向右移动量等于i(r)的移动量乘以投资乘数k,即IS曲线的移动量为k△i。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S-LM模型

用IS-LM模型来说明货币的供给增加对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有什么样的影响?

8. 用IS—LM模型讨论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对均衡收入的利率的影响

(1)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增加,在IS-LM模型中表现为LM曲线右移,在IS和LM重新达到均衡时,产出增加,利率下降;在AD-AS模型中表现为AD曲线右移,考虑到AS曲线的不同形态,我们只考虑一般形态,即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样,在新的均衡点,产出增加,价格水平上升。(2)提高个税起征点,财政税收收入会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在IS-LM模型中表现为IS曲线右移,达到新均衡时,产出增加,利率上升;在AD-AS模型中表现为AD曲线右移,在新的均衡点,产出增加,价格上升。总之,不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属于需求管理,因此在AD-AS模型中表现为AD曲线的移动,由于(1)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样都是增加总需求的行为,因此AD曲线均右移。【摘要】
用IS—LM模型讨论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对均衡收入的利率的影响【提问】
可以尽快吗【提问】
(1)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给增加,在IS-LM模型中表现为LM曲线右移,在IS和LM重新达到均衡时,产出增加,利率下降;在AD-AS模型中表现为AD曲线右移,考虑到AS曲线的不同形态,我们只考虑一般形态,即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样,在新的均衡点,产出增加,价格水平上升。(2)提高个税起征点,财政税收收入会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在IS-LM模型中表现为IS曲线右移,达到新均衡时,产出增加,利率上升;在AD-AS模型中表现为AD曲线右移,在新的均衡点,产出增加,价格上升。总之,不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属于需求管理,因此在AD-AS模型中表现为AD曲线的移动,由于(1)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样都是增加总需求的行为,因此AD曲线均右移。【回答】
说明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均衡人均资本量的决定【提问】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3、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4、储蓄率不变;5、不存在技术进步;6、人口增长率不变。从而得到sf(k)=Δk+nk。式中:s为储蓄率;k为人均资本占有量;y=f(k)为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n为人口(或劳动力)增长率;Δk为单位时间内人均资本的改变量。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如1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第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深化,而后一部分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