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2024-05-14 04:54

1.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2. 个人信息如何泄露

�0�2�0�2泄露个人信息的渠道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各类商场促销活动中的问卷调查1.
“调查问卷表”上填写详细联系方式、收入情况、信用卡情况等内容。2.
购物中的抽奖活动。通过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方式。3.
购物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一些非正规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4.
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办会员卡。
二、网络中注册用户信息1.
用发送垃圾电子邮件或者电话查询,以各种“诱饵”,诱使透露个人信息。2.
冒充正规知名网站盗取个人信息。正规网站对用户的个人信息管理比较严格,不会随意向社会泄露用户信息。
三、各类补习班、复印店索要的个人信息1.
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2.
各打字店、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3. 如何泄露个人信息

一、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1、企业“内鬼”倒卖信息
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机构积极搜集公民个人信息,并形成自身日益庞大的数据库,典型代表如电商网站、快递公司、房地产中介等。然而,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不严谨,企业“内鬼”频频出现,一些员工受利益引诱,铤而走险倒卖客户个人信息,真应了一句俗语“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2、木马病毒窃取信息
在所有作案手段中,手机木马短信已成为不法分子惯用的诈骗方式。他们把自己伪装成学校老师、同学甚至小三的身份,通过伪基站向周围的手机用户发送木马短信,用户只要一点击短信链接,各种网银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都将被木马盗取,并转发到犯罪分子手中。
3、登录密码简单统一易被破解
一码通用虽简单省事又好记,但其中安全隐患重重。当不法分子盗取或破解了你的某个账户后,将会把相应数据在其它网站或账户上进行尝试登录,专业术语叫“撞库”。比方说,获取了你的银行账户,再在支付宝账户尝试登录,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防范个人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1、各类单据:快递收货地址不必留得太详细,尽量填工作单位。无用的单据可以直接碎掉,或将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涂黑再丢弃。有用的单据妥善保存,切勿乱丢乱放。
2、旧手机:网络账户密码不要设置的过于简单。个人账户密码信息不轻易泄露给其他人。存储有个人账户资料的手机,尽量避免转卖。如果确有出售必要,在转卖之前,务必做好彻底清理工作。
3、公共WiFi: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为手动。
4、身份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要保管好,不用的或作废的要处理好,不能随意丢弃。使用身份证复印件要做标注,用深色笔表明用途。在打印店复印完成,要清楚复印机缓存。
5、社交媒体:在微博、QQ空间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朋友圈晒照片,一定要谨慎,尽量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晒火车票、登机牌等时模糊处理个人信息部分。不要随意留邮箱,或把邮箱地址中的QQ号改成其他用户名。
6、网络调查: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7、简历:一般情况下,简历上只提供必要的信息,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如何泄露个人信息

4. 公司泄露用户个人信息怎样处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5. 个人信息泄露如何维护权益

法律分析: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收集证据线索,向相关部门报案,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委托律师维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个人信息泄露如何维护权益

6. 个人信息泄露如何维护权益

【法律分析】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收集证据线索,向相关部门报案,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委托律师维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7. 如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1、详尽细致的操作审计
三重保护体系的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使得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变得透明,一切操作、行为都可见可查。审计不仅可以用作事后审计以帮助追查责任,更能够帮助洞察到可能的危险趋向,还能够帮助发现未知的安全漏洞。
2、全面严格的操作授权
从网络边界、外设边界以及桌面应用三方面做以全方位控制,达到信息安全目标中的“可控性”的要求,防止对信息的不当使用和流传,使得文档不会轻易“看得到、改得了、发得出、带得走”。
3、安全可靠的透明加密
为重要信息提供最有力的保护,它能够保证涉密信息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加密状态,可信环境内,加密文档可正常使用,在非授信环境内则无法访问加密文档,在不改变用户操作习惯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信息安全。



扩展资料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两高”司法解释对此规定,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用户信息泄露,具有“致使泄露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百条以上的”“致使泄露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用户信息五千条以上的”等8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信息泄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防泄漏

如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8. 个人信息在泄露之后,怎么维护自身的权益?